“您好,我今天在逛公园,发现有些人把衣服直接晾晒到公园内的树枝上,看上去不太文明,对周边影响较大,您这边可以帮助解决一下么?”近日,大兴区清源公园接到市民投诉反映有人在公园内晾晒衣服。接到诉求后清源公园管理所马上出发,赶到事发现场,经过多方了解,发现是公园内空竹区域锻炼的市民因为出汗,将衣物挂在了附近的树枝上,造成了游客的误解。经过面对面的诚恳沟通,锻炼的市民当即摘下了挂着的衣物。
张明娟副所长与游客面对面沟通
【资料图】
投诉解决了,但投诉的源头却是源于市民的需求——运动出汗时衣服需要安置与晾晒。清源公园管理所支委班子经过与锻炼市民的沟通,详细了解到市民的需求后,立刻在公园空竹区域与其他两处健身器材周边安装衣物架,通过“小微治理”解决了市民的“忧心事”。如今清源公园内的衣物架已经成为了市民的“心头好”。
从“有一办一”中“举一反三”
不管大事小情,只要热线一响,清源公园管理所就会快速响应,以“合理需求必须解决满意”为导向,“以游客为中心,以服务为宗旨”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市民的烦心事、糟心事和操心事。并且在“接诉即办”工作中,清源公园管理所从来不只解决一件事,群众反应空竹区域运动后出汗衣服晾晒问题,清源公园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普遍性,就在公园所有健身点位增设了衣物架;群众反应公园某个位置夜间照明问题,清源公园就马上检修了所有路边照明设施,并在公园多处增设了太阳能路灯等等......从“有一办一”中“举一反三”,清源公园通过解决个案寻找解决普遍性问题的线索和抓手,不断探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新路径。
从“接诉即办”到“未诉先办”
在“接诉即办”之外,清源公园主动出击,在公园各处张贴诉求建议联系方式,力求将服务前置,让游客有诉求第一时间就能找到“最近的人”。“我们所张贴的联系方式都是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,保证24小时随时沟通,每位游客都可以通过联系方式联系到公园内离自己最近的工作人员,在第一时间有效给予解决。”清源公园管理所张明娟副所长介绍道。
此外,清源公园还将在公园内党群服务驿站设置值守人员,除平时提供医疗救助、公园指引、便民服务之外,还通过与游客“拉家常”的方式,拉近了大家的心灵,也拉起了促进清源公园更加和谐的双手。“有些时候游客会把党群服务驿站当作是公园的服务站点,到这里反应一些事情,比如湖边栈道的破损等,我们都第一时间给予解决,做到‘未诉先办’。”张明娟说道。
清源公园党群服务驿站
清源公园通过张贴需求建议联系方式、改造等形式主动治理,“未诉先办”,截至目前,清源公园共收集到重点诉求58件,大部分均已解决,未得到有效解决的,公园管理所的员工也在详细了解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后,反复斟酌语言,耐心的向游客做好解释工作,将问题消解在萌芽阶段,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切实提升游客的获得感、安全感和幸福感。
公园治理迎来“新成员”,主动服务再增发力点
清源公园管理所的努力被很多群众看在眼里,深受群众称赞,并且不少群众还主动加入到了公园管理的日常巡逻之中,成为了清源公园日常治理中的“新成员”。
孙大爷如今已70多岁的高龄,家住在附近的他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来清源公园里遛弯健身。在一次针对公园步道上落叶的问题拨打了公园需求建议电话,并第一时间由清源公园管理所工作人员积极解决后,让他对清源公园的治理水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,并深受感染,自愿平时在闲暇之余帮助公园进行日常巡逻,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公园管理所。
从诉求者到治理参与者,这身份转变的背后是市民群众对清源公园治理工作的认可,对清源公园服务积极的肯定。“市民群众自主参与到公园治理中,可以用群众的眼光发现公园治理的盲点,提升了公园‘未诉先办’的治理能力,带动了市民群众在公园管理和游客群众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,同时也完善了建立城市公园‘共建共享共治’的新格局。”张明娟说道。
未来,清源公园将持续努力,在“接诉即办”的基础上,探索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,通过一个案例带动一类现象的治理模式,并结合市民群众发现问题、参与治理等方式,形成一条独特的公园治理新路径,切实为市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。
(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