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重生/文


【资料图】

我是瞿弦和先生和张筠英女史的忘年交,也是他们演播艺术的粉丝。

如果把演播、播音、朗诵艺术统称为声音艺术,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瞿弦和先生和张筠英女史优美动听的声音,是构建共和国声音艺术大厦的绚丽基石,是见证历史、穿越时空的昂扬乐章。

图一:《铃铛的世界》封面。王大龙 摄

不久前,当我收到并且阅读《铃铛的世界》一书时,被一种惊讶、惊喜和敬佩的情绪所包围。我惊讶的是,两位老人居然收藏了185个国家的3000多个铃铛,完全可以构建一个世界级的“铃铛博物馆”。这该是一种多么巨大的热情呀!我惊喜的是通过欣赏这些质地不同、造型各异、色彩缤纷的铃铛,等于是周游了一遍世界,上了一堂生动的世界人文历史地理课。我敬佩的是,每一个铃铛的背后,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收藏故事,凝聚着两位老人的审美眼光、审美情趣和无私付出。这是一种多么持之以恒的努力呀!

盛世收藏。收藏界的门类很多,学问很深。有的人收藏是为了投资,有的人收藏是为了爱好,有的人收藏则是为了传承文化,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,寻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“文化公约数”。我觉得瞿老张老属于后者。铃铛虽小,声音宏亮。无论是门铃、风铃、手铃、脚铃,还是颈铃,无论是用于呼唤、制止、提醒还是报时,它们都是人类借助金属、陶瓷等不同材质发出的声音,是人类智慧的结晶、文化的载体、思想的凝聚。我们从铃铛上的动物造型发现了爱好动物是人类的共同情感,想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;我们从铃铛上展示的建筑造型,想到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,想到了音乐、美术等世界通用语言;我们从铃铛的材质和工艺上想到了制陶术、冶炼术、工艺美术,想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。

打开《铃铛的世界》,使我看到了两位老艺术家的大情怀和大担当、大胸襟和大格局。

他们是生活的有心人。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,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,向世界传递纯正、洪亮的中国声音的文化使者。翻读《铃铛的世界》,我常常产生这样一种幻觉:铃铛的声音和老一辈演播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,成为人与自然的和鸣、中国与世界的合奏。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声音艺术啊!声音艺术家收藏声音的载体——铃铛,冥冥当中,似乎乃是天意?

他们的灵魂很有趣。漫漫人生路,相知相爱的人该如何一起走过?在收藏的过程中,搜索资料,拜访行家,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。学问的积累,视野的开阔,生活的充实,使人生永远积极向上,充满收获的喜悦。

明代散文家张岱说过:“人无癖不可与交,以其无深情也;人无疵不可与交,以其无真气也”。什么是高雅的兴趣爱好?《铃铛的世界》一书给出了答案。瞿老和张老一辈子都在从事声音艺术,他们的声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,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。他们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,热爱生活,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,都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。

诗人是给天地万物命名的人。我们不妨给瞿弦和先生张筠英女史所收藏的铃铛,命名为“世界大同之铃”、“琴瑟和谐之铃”。他们收藏的是声音,是气象,是星云,是理想!他们的铃铛是有色彩的,五色斑斓,一派祥和;他们的铃铛是有温度的,海浪翻滚,天地应和!在近八十年的人生旅途中,无论是朗诵郭小川的名作《秋歌》,还是化身为艾青的“大堰河,我的保姆”;无论是朗诵李瑛的名作《一月的哀思》,还是歌咏贺敬之的《山门峡——梳妆台》;无论是担任华人音乐经典《黄河大合唱》长达三十余年的朗诵,还是主演话剧《青松岭》《艳阳天》《杨开慧》,他们都是夫唱妇随,相濡以沫。他们站在舞台上,就是两座山峰;他们朗诵,就是吐纳天地灵气,挥洒日月星云。

图二:吴重生向瞿弦和赠送自己收藏的中国古代铃铛。(王大龙 摄)

诚如文旅部艺术司副司长张宜所言,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会收藏,也不是所有的收藏家都懂艺术。瞿弦和、张筠英的收藏影响了他们身边的人,且通过出版图书,影响了广大的读者。从收藏到审美,从审美到人生,体现了两位老艺术家的人生智慧。这种智慧正是文化自信的表现。

天地有正气,瞿然以弦和;张口即筠英,铃铛寄深情。

相信“铃铛的世界”一定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!

2023年6月15日写于北京

(作者系中国摄影出版社编审、总编辑,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)

摄影:王大龙

推荐阅读

更多 >

最近更新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