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各建成区的努力整改下,在全市人民的同心协力下,我市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提升,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正在不断提升。
(资料图片)
一、古塔区星汇园社区:攻坚克难营造优美环境
整治前
整治后
近期,古塔区委、区政府认真细化整改清单和网格包保责任人,制定职能部门实名入格制度。同时由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拉练,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、现场督办。常态化开展下沉干部进社区活动,及时对楼道小广告、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治理。通过广泛宣传,发动居民参与其中,积极维护辖区环境,不断巩固整治成果,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了社区环境,赢得了居民对工作的支持。
二、古塔区五星村:多措并举维护良好环境
整治前
整治后
古塔区五星村持续优化举措,创造优美环境,曾获得锦州市农村环境治理先进村称号。一是建立村庄保洁制度,划分出具体的区域负责人。制定卫生管理、设施维护、绿化养护等多项制度。二是推行垃圾源头减量。农村垃圾分类后就地减量,引导农户首先进行简单分类,村庄集中后进行再次分类,将可降解垃圾就近堆肥返田,灰渣、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。共改造破旧管网实现微机控制24小时供水,将旱厕改为水冲厕所,全村实现道路硬化,对村内黑臭水污水沟进行治理,整治乱线、墙体彩绘等,不断推动五星村环境整体改善。
三、凌河区龙南东社区:精心策划提升人居环境
整治前
整治后
龙南东社区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,建立了街长路长制管理,社区细化到以党员为主体的楼长制网格化管理,将辖区分为八大网格。以党委为基点,组织社区干部、巡逻队员、辖区居民、党员楼栋长、志愿者开展义务劳动和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。定期组织居民做好社区及早市散去后商铺门前三包的自行清理工作。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更快、更好地解决了辖区内无乱堆乱放、乱贴乱画、乱搭乱建的脏乱现象。
四、凌河区龙江街道白楼早市:实现“五有一无”管理
整治前
整治后
龙江街道加强对白楼早市的管理,建立提醒机制,确保按时散市,及时清理街路卫生恢复日常秩序。重新更换摊位围挡,施划摊位线,为摊位提供清扫工具,散市后清扫。提高散市速度和提升早市环境,积极实现摊位规范管理。增设电子屏、宣传屏、宣传墙等相关宣传点位20处。设立公平秤,真正实现白楼早市“五有一无”管理。同时,街道成立“自查督导”小组,定期督导检查。努力将云飞街、南京路、卫东街打造成示范街路。
五、太和区北铺村:竭尽全力打造宜居示范村
整治前
整治后
太和区新民街道北铺村始终坚持提升环境卫生,从环境卫生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、病媒生物防制三项内容上采取强力举施。近年来共投入200余万元,修建铺装路面3.8公里,铺设彩砖路面8900平方米,修筑排水沟6000余延长米,安装路灯128盏,道路监控36处,粉刷墙壁2.5万平方米,绘制文化墙450平方米,发放分类垃圾桶500个。开展健康宣教活动3场、发放宣传资料1500份。今年共投放鼠饵站83个。投入资金179万元整治北铺村河道2公里。投入资金279万元改造上水管网450户、下水管网312户,水冲厕所全村覆盖,四害孳生问题得到明显控制。
六、太和区和乐社区:凝心聚力提升环境卫生
整治前
整治后
太和区和乐社区在市区委区政府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,全力以赴开展“巩卫”工作。一是完善组织管理。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,同时由网格员、物业工作人员组成公共卫生支队,每天巡查。二是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。放置分类垃圾箱,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栏。三是创新模式、广泛宣传。制作“巩卫漫谈”二维码和宣传手册,为辖区居民提供交流平台。居民通过扫码了解健康小常识、爱卫小知识、垃圾分类知识等。号召全员参与,营造良好的维护环境氛围。
七、果树农场小区锦绣社区:精细化管理实现幸福家园
整治前
整治后
果树农场小区面积小、户数少,没有物业公司管理,脏乱差现象特别严重。对此,社区党委将单元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,整合业主委员会、驻街单位和共建单位多方资源,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近期对辖区内违章建筑、垃圾进行地毯式排查,对钉子户进行多次思想工作。进行大型整治清理3次,清理垃圾1吨多。清理乱堆乱放11处、小广告40余处,随手清理点12处。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8块,开展集中灭鼠投放鼠药2次,对蚊蝇孽生地进行排查治理。昔日脏乱差小区成为了“幸福家园”。
八、高新区刘北村大杂院:集中力量建设怡人环境
整治前
整治后
刘北村大杂院随意停车、私搭乱建、“脏乱差”等现象比较严重,为此,高新区重拳出击,集中属地力量、执法队伍力量、住建队伍力量,对刘北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脏乱差的大杂院进行攻坚整治。高新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,各部门联合行动,对刘北村大杂院开展联合整治。目前累计拆除私搭乱建150余平方,清除积存垃圾十余车,并对绿化带进行绿化和休整、硬化路面、定时洒水防止扬尘,对大杂院内经营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,卫生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。来源:锦州发布